“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要求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今天我们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建工作,就是以高校的‘大手’拉住中小学的‘小手’,搭建一个平台,实现思政课程资源有效共享……”3月17日下午,在上海电机学院临港校区举行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推进会暨党史学习教育集体备课会上,上海电机学院党委副书记杨若凡说道。
此次会议采用网上同步直播的方式。上海电机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牵头,与临港大中小学校联系沟通,建立起了浦东新区临港地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工作的基本架构,打破了德育资源壁垒,构建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临港地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为实现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作出新探索。6所合作共建学校与上海电机学院师生代表参会。上海电机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顾建伟主持会议。
《上海电机学院2021年度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建工作方案》发布
会上,上海电机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范冬姣发布《上海电机学院2021年度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建工作方案》。根据方案,上海电机学院将专门成立工作组,并从三方面开展2021年度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建工作。
一是开展课程研究。结合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课程建设实际,进行思政课一体化相关课题顶层设计。以中本、中高班为试点,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通过课程研究,加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建实践探索与成果总结。二是开展教研活动。采用教师集体备课、同上一堂课等形式,组织思政教师集体教研。通过教学比武,加强学校思政教师间的交流,提升教师理论素养和思政教学能力。三是开展实践活动。围绕“建党100周年”、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主题,学校联合开展学生层面的系列实践活动。开展“行走的课堂”等社会实践,丰富思政课实践教学课程,让思政教育形式多样,使学生入脑入心,有所收获。
党史学习教育集体备课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期的关键一年。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精神,真正坚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上海电机学院开展以学党史为主题的思政教师集体备课活动,进一步扎实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构建高效课堂,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思政课入耳、入脑、入心。
会上,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主任张旭以《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为题作备课,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宋洁以《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引领中华民族?》为题作了备课。
针对《2021年度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建工作方案》和集体备课,浦东新区建平临港小学赵亚敏书记表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每个学段思政教育都发挥着立德树人的关键作用。要扩大合作范围,深化合作内涵,让思政教育落到实处、激发活力。闵行第三中学王全忠校长认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党史学习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铸魂育人的主阵地,期待有更多教师助力中学小学思政课教学与研究。临港实验中学周晓敏校长表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为我们搭建了教学、探索的平台,希望电机高校的思政品牌课程向中小学延伸,牵头与中小学教师共同开展研课,进一步做好课程资源共建共享。上海市临港科技学校张黎明校长希望通过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平台推进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在课程内容要因地制宜、形式上具有亲和力,真正做到入耳入脑入心。上海海事大学附属职业技术学校薛士龙校长认为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意义重大,希望工作方案中能增加保障机制,各个学校共同为此做好保障,也希望各校教师能够共同进行课题研究。
杨若凡在发言中指出,学校党委将学校思政教育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制定了“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共建工作方案”。马克思主义学院也将发挥学科优势,将优质资源下沉,打通学段之间的障碍,建立与学生年龄特征相符合、与时代特点相适应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促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相互衔接。此次共建合作具有里程碑意义,希望彼此立足长远,筑牢夯实大中小学思政育人共同基础,携手打造思政课创新要素聚集的战略高地,注重凝练亮点和特色,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典型工作经验,为深化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作出贡献。
实际上,上海电机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已积极探索开门办思政,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多场域融合,营造教师讲好思政课、学生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目前已取得一些阶段成果。开门办思政课,正在使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从单一走向丰富,从碎片走向整合,从封闭走向开放,从有限走向无限,推动学校构筑多主体协同、多资源整合、多路径贯通的体制机制,落实新时代思政课改革的创新要求。(孙秀丽 潘帅豪)